针对气相色谱仪进样后不出峰的常见问题,以下是泰特仪器介绍新手必看的系统排查指南,按操作流程和部件分类整理:
一、进样口及进样问题排查
1. 进样针与样品问题
检查进样针是否堵塞或漏液(手动测试吸取/推出样品);
确认样品浓度是否过低(需达到检测器灵敏度);
检查分流比设置是否过大导致样品量不足。
2. 进样口部件异常
进样垫漏气:戴隔热手套紧固进样口或更换垫片;
衬管污染或玻璃毛堵塞:超声清洗或更换衬管;
汽化温度不足:根据样品沸点调整温度(通常高于沸点20-50℃)。
二、色谱柱相关故障
1. 安装与密封性
检查色谱柱两端是否漏气(用试漏液检测接头);
确认毛细管柱插入进样口长度是否过短(参考说明书安装标准)。
2. 柱温与柱选择
柱温过高导致样品分解,或过低导致冷凝吸附:根据样品性质优化温度;
色谱柱极性不匹配:更换与样品兼容的色谱柱。
三、检测器故障排查
1. 火焰类检测器(FID/FPD)
火焰熄灭:用玻璃片检测出口水雾,或听点火声确认;
氢空比异常:调整氢气/空气流量。
2. 热导检测器(TCD)
检查钨丝电流是否开启,避免高温下未通电损坏。
3. 通用检测器问题
检测器污染:关闭仪器后清洗喷嘴或收集极;
信号线连接异常:检查工作站与检测器的线路接口。
四、载气与系统设置
1. 气体流量异常
载气压力不足(钢瓶压力需>1MPa)或色谱柱堵塞(反吹或分段检测);
尾吹气/隔垫吹扫流量过大导致样品流失:按标准调整流量。
2. 工作站与参数设置
确认检测器在方法中被正确选择(如FID未勾选);
检查信号衰减值是否设置过高。
五、特殊场景处理
1. 溶剂峰掩盖目标峰
调整分流比或改用高沸点溶剂。
2. 顶空进样异常
检查顶空瓶密封性及平衡温度是否达标。
3. 冬季仪器故障
检测器出口结冰堵塞(如ECD排气管冻结)。
操作建议
1. 排查顺序:按「进样→色谱柱→检测器→气体系统」逐步排除,避免盲目拆卸。
2. 安全操作:检测器维护前需关闭电源并降温,避免触电或烫伤。
3. 记录日志:记录每次排查步骤和参数变化,便于复现问题。
若以上步骤仍无法解决气相色谱仪问题,建议联系泰特仪器厂商技术支持。